5月11日,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應急管理部、甘肅省人民政府在甘肅省張掖、武威等地聯合舉行“應急使命·2022”高原高寒地區抗震救災實戰化演習。
寧夏消防救援總隊調集130名指戰員、32輛消防車、5頭搜救犬、1.2萬余件(套)救援器材裝備全程參加演習,圓滿完成“應急使命·2022”演習武威分演習場任務。
此次演習按照從嚴、從難、從實戰出發的原則,模擬甘肅省張掖市發生7.5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嘉峪關、金昌、酒泉、武威等地震感強烈。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倒塌,人員傷亡嚴重。災區部分道路、電力、供水、燃氣、通信中斷,山區出現滑坡、崩塌,部分核設施單位受災,西氣東輸管線甘州段發生泄漏并引發爆炸,蘭新線中歐班列傾覆,西電東送工程受損,大量游客被困景區,部分村莊形成“孤島”。
演習共分為拉動檢驗、指揮演習、綜合演習3個階段18類科目41個具體科目,寧夏消防救援總隊參與2個階段共7個科目。多科目錘煉指戰員在高原環境、陌生地域、極端天氣下專業救援技術和自我保障能力。
接警應急響應
遠程機動投送
救援力量展開
野戰宿營組織
廢墟搜救
“孤島”救援救災
“雪山”遇險人員搜救
在演習籌備階段,總隊成立主官掛帥的參演領導小組,專題研究制定演習方案,組建工作專班,實地踏勘現場、溝通信息,提前集結參演力量,高效完成器材點驗、裝備測試、能力評估等工作。接到出動命令后,長途奔襲560余公里,高效、安全、及時抵達甘肅省武威市天??h集結場地。演習中寧夏消防救援總隊前方指揮部各分隊、職能組密切配合、高效運轉,有效保障了演習工作順利進行。
協調指揮組突出還原地震災害現場實情,優化搭建地震救援場景,全面參與科目設置、導調工作,精心編排科目大綱、實施方案、腳本時序,精細打磨、完善演習方案,組織科目分練和全要素合練,確??颇俊坝辛咙c、有難點、有看點”。
應急通信組立即規劃通信頻點,優化組網方式,采取“主備”雙路供電,公網、專網協同互補,攀登海拔3800米雪山,挺進縱深20公里山谷,完成高原高寒地區“三斷”極端條件下的通信設備測試,高效完成總隊前指搭建、隊伍跨區域機動、演習科目場地通信保障任務。
綜合信息組及時做好災情狀況、作戰部署、救援信息等收集、上傳下達和發布工作,充分發揮輔助指揮的職能作用。
戰時政工組第一時間啟動遂行政治工作預案,組建黨員先鋒隊、青年突擊隊,設立黨員先鋒崗,深入震區挖掘先進事跡并實時掌握指戰員思想動態,強化隊伍管理,有效激發指戰員斗志。
戰勤保障組突出靠前保障,及時調集保障車輛、物資,對標演習地高海拔、高寒要求,完善營地設施,精準落實“三熱一干”保障,扎實開展醫療巡診、藥品發放、身體監測、防疫消殺等工作,確保堅決有力。
新聞宣傳組按照實戰標準,制訂了宣傳工作預案,將演習現場的宣傳力量有機整合,合理安排和調度,安排專人負責影像資料拍攝、素材提供、稿件審核等工作,營造了良好的宣傳氛圍。
此次演習對標對表實戰要求,寧夏消防救援總隊按照聯合指揮、協同高效、實導實演的方式,著力堅決應對大震巨災中的“斷、慢、亂”問題,研究探索高原高寒地區救援力量運用、技術戰法創新和綜合保障方法,突出災害先期處置和重點災種災害的搶險救援行動,進一步檢驗響應預案、完善指揮機制、規范現場管理、強化應急準備,全面提高救援能力和應急保障能力。
在實戰化演習中,寧夏消防救援總隊全體參演指戰員堅決克服高海拔低溫降雪帶來的不利影響,充分發揚“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戰斗精神,貼緊實戰,嚴守紀律,圓滿完成了各項演習任務,全面檢驗了隊伍在陌生復雜環境下的實戰救援水平和綜合保障能力,切實做好了應對特別重大地震災害的各項準備,為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障寧夏建設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奠定了堅實基礎。(寧夏消防)